國慶前夕,讓人揪心的事情不少。
罕見民間金融風暴席卷溫州,溫州老板一個接一個“跑路”;A股市場迭創(chuàng)新低,投資人恐慌出逃!@兩起悲催事在本周發(fā)酵,并非偶然。
背景相同。國內持續(xù)的貨幣緊縮,歐債危機的深化演進,內憂外患,以溫州民企為代表的中小實體經濟,以A股市場為代表的虛擬經濟,均遭受重創(chuàng)。
相同的背景之下,A股“跑路”者的身影比溫州跑路團更顯凄惶和無奈。
“跑路”者的身份相同,都是“欠債方”。
據報道,目前溫州“跑路”的企業(yè)主主要有兩種:一是確實卷錢逃走;二是因遭債權人暴力追債,為自保,先跑出去躲風頭。
作為市場經濟弄潮兒的溫州,改革開放30年來,以財力雄厚嗅覺靈敏的各類“團隊”聞名于海內外。“炒房團”、“炒煤團”、“炒糧團”,一度風光無限,斬獲多多。本次,銀根吃緊,民間高利貸泛濫,中小民企資金鏈斷裂涌現倒閉潮。“跑路團”的出現,在讓市場人士反思金融制度的疏導尺度以及貨幣政策的緊縮力度的同時,也為多元化的“溫州團”添寫了尷尬和黯淡色彩。
作為A股二級市場的投資人,一旦開戶入市,便永遠背上了沉重的“債務”。不管是融資再融資或是各種稅金、傭金,以及各路高管的綿綿不絕的減持套現,都需要投資人來支付。不亞于融資抽血的還有來自國有股和法人股的“歷史債務”。與成熟股市不同是的,中國股市成立之初,規(guī)定國家股法人股(簡稱“大小非”)暫不上市。這筆沉重的“歷史債務”從“股改”后的2005年5月開始還債。僅就2011年,“大小非”理論上的解禁市值合計約2萬億元左右。這筆巨額債務靠誰買單?當然是A股二級市場的投資人。于是,我們看到,“股改”后“大小非”解禁處于相對真空期的2006年、2007年,A股市場能夠與世界股市合拍走出大牛市。也或許是某些實力資金“先知先覺”到A股市場債務巨壓,在大牛市勝利逃亡后便永不回頭。于是,我們也看到,近幾年,盡管中國經濟增長傲視全球,但股市總是熊在前頭跟跌不跟漲。何也?雄冠全球的融資抽血壓力和超重的“歷史債務”!
有所不同的是,一個是主動一個是被動。
溫州跑路團是主動借債主動欠債。惡劣的,卷錢逃走;無奈的,無錢還債躲債跑人,甚至遭遇追殺。
A股市場投資人是被動欠債。善良的人們往往渾然不知,一入股市,便“簽定”了一份不平等的“契約”——不借錢也要還債!這一沉重的枷鎖套人于無形,直到屢屢抄底屢屢被套,虧損累累甚至蕩盡家財,方有所醒悟。A股市場“10人炒股7人虧2人平1人賺”,便是不平等的“契約”的“無形手”抽血提款使然。
有所不同的,還有后果。溫州跑路團,造成一方經濟動蕩和參與方全盤皆輸的局面。而A股市場的投資人,據媒體調查顯示,近六成面對持續(xù)下跌的市場表示“割肉也要銷戶退市”——股民揮淚“跑路”,只把悲傷留給了自己,把快樂留給了“債權人”。
更大不同的是,應對的態(tài)度。
溫州跑路團出現后,當地政府積極“維穩(wěn)”應對,急派工作組進駐銀行,要求“不抽資、不壓貸”,為企業(yè)力爭喘息時間,并嚴打“暴力追債”、“假倒閉假出逃”等行為。
A股持續(xù)兩年下跌后,本周新低迭創(chuàng),盡管有人民日報和新華社等權威媒體一再呼吁“維穩(wěn)”,但我們看到的是,在A股最虛弱的時候,依然在上演“暴力追債”。本周,年內最大的兩單IPO——中國水電、中交股份或發(fā)行或節(jié)后發(fā)行,無疑成為“暴力追債”壓垮A股的主角之一。
我們相信,溫州跑路團事件,來得快,恢復治理也快。但A股市場,內憂外患,更加之沉疴重癥的助推,跌落的信心不知何時才能撿拾起來。